和平街道劳联村:脱贫攻坚路上谱新篇
| 招商动态 |2017-11-24
沿河县和平街道劳联村辖5个村民组223户738人,劳联村为2016年出列贫困村,现有贫困户12户20人,全村贫困发生率2.71%,人均收入7000多元。
近年来,劳联村在和平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领导下,围绕脱贫攻坚工作,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,结合实施民心党建工程,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,坚持改革增动能、党建激活力、聚力助脱贫,着力强基础、优结构、增效益、促增收,使劳联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。
劳联村始终将基层党员干部的“四个能力”即带头学习能力、服务群众能力、创新作为能力和廉洁自律能力摆在重要位置,充分发挥党组织基层战斗堡垒作用。一是支部联建“共患难”。加强帮扶单位与本村党支部的联系,围绕脱贫攻坚中心工作,共同出谋划策,助推经济发展。通过支部联建加强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走访慰问,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和抗旱救灾等。二是党性内秀“讲担当”。创新运用“党员活动日+当前工作”模式,深化党建内涵,加强社会及党内关怀,激发党建工作活力。拒绝生搬硬套讲课模式,围绕脱贫攻坚、环境整治和抗旱救灾等讲担当作为、看工作成效。今年来,和平街道劳联村利用“党员活动日”开展村级政策理论学习6次、环境卫生集中整治4次、开展党内和社会关怀活动2次,开展抗旱救灾活动2次。三是村务公开“彰民主”。定期召开党员群众大会,加强村民自治参与,实行村务公开,强化群众对村级“三资”管理、工程项目建设、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的监督。该村基础设施较完善,通村路、通组路和入户路已全部硬化,有产业水池3个,已安装太阳能路灯45盏。今年,劳联村通过民主评议实施的项目有500亩软籽石榴基地、1千余平方的村级综合活动场所建设、2.5公里产业路修建和一个人畜饮水工程等。2017年7月,劳联村党支部被铜仁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。
改革发展增动力
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为契机,加强土地流转,以“三社融合”促“三变”改革为抓手,整合土地、资金、市场等资源,以“党支部+合作社(公司)+农户(贫困户)”模式推动经济发展。一是强强联合优化资源配置,做强集体经济。以“党支部+基地(合作社)”模式积极发展劳联村种养殖业,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3万元,入股县人民医院100万元扶贫基金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8万元。成立劳联村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,招商引资引进明德公司发展特色南丰蜜桔基地300亩。二是多元化夯实果蔬基地种植,打造精品果蔬。围绕劳联果蔬特色,集中培育琯溪蜜柚350亩,软籽石榴500亩,美国布朗李100亩,杨桃50亩,季节性套种脱毒马铃薯、花生100亩,西瓜50多亩。三是多举措提升产品附加值,增强发展后劲。着力培育畜禽养殖、精品水果、蔬菜种植加工和生态旅游,做大做强“劳联”牌西瓜、香瓜、柚子和榨菜等,提高农民经济收入。据统计,该村瓜果种养大户和榨菜加工大户每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。
凝心聚力助脱贫
近年来,劳联村实施“引进来、聚合力”的发展策略,凝心聚力脱贫攻坚。一是“村两委+合作社+公司”三管齐下汇聚脱贫攻坚力量。今年来,成立合作社1家,引进投资公司2家,凝聚社会力量、整合土地等资源、引入社会资本,发展本地经济,加强民生关怀。据统计,目前该村贫困户已在产业基地获得土地流转费10多万元,劳务费20多万元;二是“党支部+志愿者行动”二者并行用爱心传递正能量。劳联村党支部积极动员沿河纯康山泉水厂、明德公司、沿河伟业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多次开展捐资助学、走访慰问以及为民办幼儿园免费发放脱毒马铃薯等活动。此外,该村村民崔德美于2016年无偿捐赠1万元支持修建通组路。
目前,劳联村正紧跟决胜脱贫攻坚、同步全面小康步伐,按照生态优、百姓富、实力强的发展目标和要求,规划礼胡洞旅游开发和生态农业产业相结合的农旅一体化之路,斗志满怀谱写多彩贵州新未来的“劳联篇章”。
联系党员群众的桥梁
探讨民心党建的平台
展示创新争优的窗口
主办:中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组织部
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,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,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。
